各教学单位:
为了丰富我校公共选修课程(以下简称公选课),满足我校对通识选修课的需求,现向全校专任教师及行政教辅人员征集通识选修课,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上课时间
本学期公选课开课起止周为07-14周,上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7-10节及周六1-6节。
二、征集课程范围
公选课是通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模块,申请课程的内容须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及艺术素养等应有所帮助。申请人(或单位)可根据课程范围内容,结合自身情况,提交课程申请,征集课程范围如下:
课程主题 |
说明 |
备注 |
思政类 |
政治方向和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专业伦理和道德法治、哲学原理和思维方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四史”教育等 |
|
人文社科类 |
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与科技进步、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社交礼仪与沟通能力、国际关系与政治外交、新闻与传播、法律实务等 |
|
艺术、美育类 |
文学、音乐、美术、艺术体验、审美鉴赏等 |
|
劳动教育类 |
增进学生对劳动的价值、劳动的形式、劳动的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劳动意识、工匠精神、公共服务意识等 |
|
健康,安全教育、形势与政策类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等 |
|
“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领域 |
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和“碳交易”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
|
三、开课要求
1.本学期新开设的公选课,须提交课程大纲,经学院(部)教授委员会或组织专家(3人以上)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备案。
2.任课教师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需副高以上职称),外聘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3.在学期结束时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提交成绩;
4.上课期间要通过不同形式抽查学生到课情况并记录;
5.布置至少2次大作业或综合论文,并评定成绩。课程最终考核成绩按结业考试成绩占50%-60%,大作业或论文占40%-50%的比例综合评定;
6.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多开设两门次公选课,每门公选课每学期最多只能开一个头。
四、填报方式与步骤
教师填写《全校公共选修课申报表》(附件1)向所在学院(部)申请后,学院(部)组织教授委员会或组织专家(3人以上)进行审核通过后,以学院(部)为单位填写《2022-2023-1学期全校公共选修课申报汇总表》(附件2)。各教学单位于9月22日前,交回《全校公共选修课申报表》《2022-2023-1学期全校公共选修课申报汇总表》以及相关公选课课程大纲。
附件2填写注意事项如下:
1.填写“起止周”:起止周范围为07-14周,不得超出该范围,并且要注意与周学时、总学时匹配。
2.填写“容量”:课程容量为拟开课程的选课人数上限,实验类公选课不得低于30,体育运动类不得低于42,其它类课程均填150。
3.选择“上课校区”:可选择“骊山校园”、“秦汉校园”。
4.选择“场地要求”:除有专用指定教室的部分实验类、体育运动类课程外,其它课程均选“多媒体教室”。
5.填写“申请说明”:申请说明栏只填写如下内容:
①实验类、体育运动类课程必须填写专用指定教室:如2-18-405或2-体-212。
②教师可开课时间段:申请教师必须提供两个可以上课的时间,教务处根据教室情况从中选择一个,如:周一9-10节和周三7-8节。
③选课学生要求:公选课一般不设置限选对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选课,有特殊要求,请注明,如:仅限大二及以上学生等。课程实际选课人数不低于90人(实验公选课20人,体育运动类30人)。
注意:不备注指定教室的,统一安排为智慧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不填写可开课时间段的,一律不予排课;未备案的课程,按学校规定,不予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