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
21
年
本科教学项目申报
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各相关部门: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启动2021年本科教学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包括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工作说明见附件1,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说明见附件2。
各申报单位于5月28日前提交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申报单位统一填写,一式一份)、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见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一式二份)、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见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一式二份)等材料以部门为单位统一报送,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临潼校区行政楼114室),电子版打包发送至邮箱jiaoxueke@xust.edu.cn。
二、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申报范围、申报条件、申报内容、申报与评审程序等内容见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说明(附件4)。
各申报单位于5月28日前提交西安科技大学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附件5,申报单位统一填写,一式一份)、西安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见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一式一份)、成果总结报告及佐证材料(一式一份)等材料,材料由申报单位统一报送,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临潼校区行政楼114室),电子版打包发送至邮箱jiaoxueke@xust.edu.cn。
三、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
立项原则、立项条件、建设期限和资助标准见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说明(附件6)。
各申报单位于5月28日前提交2021年度各学院(部)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附件7,申报单位统一填写,一式一份)、2021年度西安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表(见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一式一份),同时附对应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纲(一式一份),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临潼校区行政楼114室),材料由申报单位统一报送,电子版打包发送至邮箱jiaoxueke@xust.edu.cn。
四、工作要求
1.请各学院(部)、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积极申报,并做好申报材料真实性审核工作。
2.凡正式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组成员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申请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进程组织实施项目的研究实践工作。不得拖延研究期限、变动研究项目、更换项目主持人;要切实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减或挪用,保证研究、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未按时结题的教改项目,其项目组成员本次不得申报。
3.各单位对推荐的教学成果奖提出推荐意见和推荐等级,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其中特等奖不超过2项。
4.获批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的各学院(部),依据专业建设规划,每个专业必须至少申报1部规划教材项目。
联系人:党琪、叶文涛 联系电话:83858040
附件:
1.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工作说明
2.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说明
3.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4.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说明
5.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6.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说明
7.2021年各学院(部)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1年4月25日
附件1
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工作说明
一、立项原则
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影响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影响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主要问题,以加强内涵和强化特色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针对我校才培养各环节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遴选一批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进行立项资助,通过开展有效研究与实践,力求在上述问题的解决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立项要坚持“针对性、先进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
二、选题方向
选题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及学校办学定位,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和优势。选题方向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
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3.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模式创新索与实践
4.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
5.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6.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综合改革
1.“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期内持续改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
4.专业共同体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6.新文科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3.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研究
4.课程教材的准入、建设、评价与淘汰机制研究
5.高质量教材建设研究
(四)课堂教学建设与改革
1.课堂教学工作规范、标准的制定与研究
2.规范教案与讲稿编写的研究与实践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智慧教室”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改革与研究
5.考核方式、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6.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五)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线上指导实践与效果评价
2.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监督机制的信息化研究与实践
3.校企协同的企业实习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4.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
5.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建设与研究
(六)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评估的研究
2.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4.生源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5.信息化与教学管理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七)课程思政研究
1.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2.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方法
3.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
三、项目类型及资助
本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类型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2种类型,学校会对立项项目经费资助。
重点项目主要资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关注对人才培养途径及过程的改革与实践,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问题,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高层次教学成果等项目。
四、申报条件
(一)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合理,有明确的预期成果;
2.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3.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在经费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有保证;
4.理论研究有新突破,实践探索有新途径,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5.鼓励教授(特别是近几年没有主持或参与过教改项目者)申报或参与各类教改项目;
(二)教改立项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限1人,参与人员限5人以内(含主持人)。鼓励各单位合作申报项目,参与单位限3个以内。项目主持人最多申报1项,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教改项目不得超过2项。
(三)同一名称已立项过的教改项目,本次立项均不予受理。对于未按时结题的项目,项目组成员也不在本次立项申请受理范围内。
(四)“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的研究周期原则上为2年。
(五)凡正式批准立项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组成员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申请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进程组织实施项目的研究实践工作。不得拖延研究期限、变动研究项目、更换项目主持人;要切实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减或挪用,保证研究、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项目研究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依据项目主持人的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出鉴定(验收)申请,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并将结果向全校公布。
附件2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说明
一、立项原则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文件精神,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持续深化学校工程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握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发展新兴工科,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二、选题方向
(一)理念深化选题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
4.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关键问题研究;
(二)结构优化选题
5.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6.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
7.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8.新工科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
(三)模式创新选题
9.聚焦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10.面向区域产业急需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11.以软件高端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四)师资建设选题
12.新工科师资能力标准体系探索与构建;
13.工学院院长教学领导力提升探索与实践;
14.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探索与实践;
15.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
16.新兴技术范式下的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五)创新创业教育选题
17.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18.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体系建设;
19.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与保障;
(六)协同育人选题
20.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21.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22.结果导向的实习实训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23.新形态复合型教育教学资源体系构建;
(七)共同体构建选题
24.新工科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
25.区域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及实践;
26.“一带一路”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
27.国际工程教育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研究;
(八)质量提升选题
28.新工科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9.新工科建设全链条标准体系构建与研
30.新工科理念下的专业认证制度体系构建;
31.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三级认证标准构建;
32.新工科建设专业认证制度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探索;
33.新工科建设视域下的工程教育文化建设与评价机制。
三、建设周期及资助
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周期2年,学校会对立项项目经费资助。
附件3
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学院(部): 填表人: 审批人:
序号 |
学院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参与人 |
申报类别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注:申报类别指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新工科专项。
附件4
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说明
一、申报范围
申报成果应是我校在册教职工完成,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且经过两年以上的实践检验。
二、申报内容
1.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3. 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4.结合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探索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规律,创新发展,形成运行机制和范式的培育项目。
三、申报条件
1.申报成果应有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和制定方案的时间。截止时间为推荐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2.申报成果应以立项的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为主;虽未作为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但在教学或管理中有一定研究基础,经过实践取得明显效果的教学成果也可申报。相同条件下,校级、省级及以上级别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公共基础课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中青年骨干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优先支持。
3. 二等奖成果完成人原则上不超过5人,一等奖成果完成人原则上不超过7人,特等奖成果完成人原则上不超过10人。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可联合申报,每项申报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3个。申报者必须直接参加成果的技术实现、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
四、申报与评审程序
1. 个人(团队)申报。
2. 本单位初评并择优推荐。
3.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4. 校教学委员会审定,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5. 发文公布评审结果。
附件5
西安科技大学第十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申报单位(盖章): 分管领导签字: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排序 |
成果名称 |
推荐 等级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主要完成单位 |
备 注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推荐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2.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请用逗号隔开,如:张三,李四
附件6
2021年度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说明
一、立项原则
(一)政治方向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内容积极向上、导向正确,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适应改革需求。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能够反映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发展需求。
(三)特色鲜明突出。体现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充分体现行业最新学术理论水平,内容前沿,呈现方式多样,,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
(四)有利于促进“一流专业”、“新工科”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项目内涵建设的教材。
(五)已出版规划教材中需再版的教材,且获得同行专家认可,能充分体现我校学科专业优势的教材。
(六)连续使用两届学生以上、效果良好的校内讲义。
(七)新办专业课程建设急需,但未有相关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其他获奖教材。
二、立项条件
(一)立项申请人应在我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主讲相应课程3轮以上,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专业技术职称。
(二)每人(第一主编)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已获批校级规划教材项目而尚未完成者,暂缓申报新的教材建设项目。
(三)已入选各类规划教材目录、已公开出版的教材均不得重复参加本次申报。
三、建设期限和资助标准
(一)本次立项项目的完成期限为2023年12月31日之前。
(二)教材编写完成后须报教务处,送专家审稿同意后方可出版。
(三)立项规划教材正式出版时学校予以资助,立项的校内讲义和实验(实习、设计)指导书在结题验收按相关标准付给稿酬。
附件7
2021年各学院(部)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
学院(公章): 填表人: 审批人:
序号 |
教材(讲义)名称 |
主编 |
主编 职称 |
所属 学院 |
参编人员 |
对应 课程 |
申报类型 |
备注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申报类型分为三种:规划教材、校内讲义、实验(实习、设计)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