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学籍与学位     教学建设与改革     实践教学     一流专业     教材建设与选用     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创业     工程训练中心     招生办     辅修专业     微专业     校友服务
教学建设与改革
教学建设与改革
教学建设与改革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与改革 >> 正文

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文献: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

发布时间:2008-11-11    作者:    点击数:[]

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于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根据我国政府在2001年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将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15%的目标。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渡阶段。
   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仅仅有“量”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质”的变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质”的内涵之一,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进行建设和调整,是当前许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专业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需要调整和变革,包括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同样对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学模型
   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按照克雷明(Cremin,L.A.)的观点,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系统是有层次的,大系统中有小系统,小系统是大系统的因子。事实上,整个社会领域是个大系统,教育领域是其子系统,学校和专业是教育领域的子系统。专业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各个要素可以看作是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将这些要素放在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大系统中,可以构建一个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型(图略)。
   该模型将专业作为一个小型的教育生态系统,概括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专业生态系统以高校和社会作为自己存在的环境,外界环境向它输入必要的资金、设备、人员以及各种政策方针,专业向社会输入各种人才和科技成果。正是专业与外部生态环境的这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使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保持着一定的有序状态,进而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如果有外来的干扰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则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建立新的平衡,使整个生态系统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可以说专业正是在这种由平衡到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反复运动过程中,而完成其发展和进化的。
   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是通过系统内部的反馈控制实现的。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任何控制系统都是由调控系统与被调控系统构成的。反馈控制是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被控系统输出状态变化的信息,改变被控系统的输人信息,以调整被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它始终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行,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中,反馈控制是由学术声誉的评估和认证以及专业的战略规划来实现的。评估和认证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信息,对专业过去和现在的运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调整其未来的行为;专业的战略规划可以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决定专业的规模、结构,调控专业发展生态系统内“生物”群的行为。二者共同作用,维护专业生态系统中人才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专业生态系统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
因此,在高校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专业的质量、规模、效益以及发展战略都会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限制因子。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来看,教育按照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众化教育阶段,要做好专业的建设问题,必须关注人才质量、社会需求、社会适应性、评估与学术声誉以及战略规划等五个方面。
   三、人才质量是专业发展的核心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呈现出多样化,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导致了多层面的教育需求,促使各类大学根据教育对象特点的不同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这种多样化的特征要求有相应的质量观,表现为多样化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教育质量的多样化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的院校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质量,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宏观上来看,这是各类院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发展的过程,但是具体到某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则表现为专业的独特性,即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应有自己的个性,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其他专业相区别。
   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根据潘懋元先生的观点,质量标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即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即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可见,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有明显的区别,当然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各个专业中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上。此外,对于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如研究生、本科、专科,其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安排上都应当有明显的层次差别。
   四、满足社会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目标
   从专业的形成开始,专业就和社会职业分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职业分工需要是专业形成的重要依据。我国长期以来在专业设置上都沿用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设置专业的模式,即当社会有某种职业需要,就在一定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再作课程设计。此外,为社会服务仍然是现代大学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专业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和导向的。
   根据社会需求表现的层次不同,我们可以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为两种,一是社会的显性需求,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目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人才规格以及人才数量等;二是社会的隐形需求,是指暂时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识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趋势,通常是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
   社会的显性需求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的领域和行业,人才市场可以及时地将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数量、规格反映给高校。此外,普通高校专业报考学生数和录取数的比率也可以大致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相比之下,社会的隐性需求则需要高校对社会职业需求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对未来的人才需求趋势做出预测。由于社会需求是多变的,高校中专业的设置以及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一个专业从形成发展到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特别是专业中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基地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更是需要一个较为长期和稳定的过程。因此,研究社会的隐性需求应是高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长期任务,也是高校为专业定位以及制定专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社会适应性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告诉我们,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和速度必须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而且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的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原则。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要遵循这两个原则,由于满足社会需求是专业建设的目标,那么专业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应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地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扩宽专业口径,整合传统专业的同时增设了一些新兴专业,新老专业的交替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一方面也体现了专业建设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专业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也可分为显性适应和隐性适应。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专业类型、数量以及这些专业人才的素质是否切实满足这些学校的需求,都是社会的显性适应所研究的范围。但从目前来看,高校的专业建设在显性适应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习者对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虽然很多高校也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但是专业中还仍然存在课程设置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此外,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一季度的调查数据明显反映出,某些专业人才供需之间严重不匹配,有的供大于求,有的则供不应求。而且,部分学科专业在设置上还存在就业方向单一、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专业的社会隐性适应性是暂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实际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性,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它主要体现在专业与人才两个方面。对于专业建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有一套自我优化的体制,是专业与社会相适应的必要手段。对于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2l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团体精神,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六、学术声誉是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学术声誉是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在社会上,尤其是学术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有研究表明,学术声誉与高校办学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专业建设中仍然是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的学术声誉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优秀的教师、优异的学生、充裕的科研经费等等,同时优势、特色专业可以高效地满足社会需求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反过来也提高了专业、学校的学术声誉,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学术声誉究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影响力,高校专业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水平要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还需要通过权威的评估和认证来获得。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校排行评估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这种由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以外的民间社会组织获团体充任评估主体的高校排行,其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一种社会监督。而且为了保证排行评估的社会可信度,其采用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其指标体系基本稳定,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名评估的权威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我国教育部和高校以外的第三方充任评估主体的。这种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可以兼顾社会多种价值观,并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从而克服行政性评估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缺陷,对教育活动及办学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而且,由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对高等院校进行鉴定评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除美国一直实行由非官方机构进行教育鉴定的制度之外,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罗马尼亚、南非、芬兰、瑞典、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也在积极创立以民间为主的教育评估机构。此外,我国教育部也拟成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由中介组织对高校进行评估,这可以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改革的一种尝试。
   七、战略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基石
   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但是社会发展是迅速的,社会需求也是波动的,致使专业在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适应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一是表现在专业的调整和变化是针对社会需求的某些变化而做出的,属于追踪性反应,在时间上已经相对滞后;第二,由于教育规律使然,从专业的调整变化到见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新建立的专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还要经过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因此,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尽量缩短滞后时间,那么解决这种滞后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对专业发展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
   一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涉及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具体到某个专业的规模、课程体系、师资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还应当考虑到一所高校所有专业之间的关系甚至所有高校同类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因此,专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需要同时从宏观上(高校专业的结构规划)和微观上(某个专业的发展进程)来进行。
   由于宏观的战略规划主要是分析高校各个专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我们将其称为结构战略。对于一所高校来讲,其专业建设上的结构战略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专业数目。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种数才能满足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数越多越好。高校在完善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的基础上,更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市场供求来考虑专业的设置和发展。第二,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优势、特色专业,将会直接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程度和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空间。高校的重点专业、优秀专业应当在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专业有明显区别,这样才可以突出专业的优势所在。第三,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对专业结构调整,不仅要处理好基础性专业和应用性专业的关系,还应当综合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关系。
   具体到某个专业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着眼点一般集中在专业的发展进程上,因此我们将其称为进程战略。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而专业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则是通过人才的内在质量来体现的。因此,专业的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规模、设备等方面的规划,更应当在提高和保障专业内在质量的方面进行战略规划。这里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内容,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结构的优化;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以及教学手段的革新和技术装备等的建设。此外,还应当建立科学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优化的专业管理机制,这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简介:黄荣怀,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一条:2008年度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公布及后续建设要求
下一条:我校《计算机网络》等两门课程荣获省级首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right © 2004- 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雁塔校区:陕西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58号 
电话:029-83858040
邮编:710054
临潼校区: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48号
邮编:710600